比特币在国内合法吗?监管框架下的属性界定


“比特币在国内合法吗?”这一问题始终困扰着不少投资者。从我国现行监管政策与法律实践来看,比特币的“合法性”需区分场景界定——它既非法定货币,相关交易炒作也不受法律保护,但持有比特币本身并不直接构成违法,这种看似矛盾的定位,实则源于对金融风险的精准防控。

首先需明确核心结论:比特币在国内的交易炒作活动不合法。2017年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首次明确比特币并非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这意味着,通过交易所买卖比特币、以比特币作为支付手段等行为,均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2021年的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了比特币的合法空间。十部门联合发文强调,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扰乱经济金融秩序,滋生赌博、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明确将其列为非法金融活动。此后,国内比特币交易所全面清退,挖矿产业因能耗问题被彻底整治,从交易到生产的全链条均被纳入监管禁区,相关业务活动的违法属性被完全界定。

需要厘清的是,“禁止交易炒作”不等于“禁止持有”。从法律层面看,个人单纯持有比特币可视为一种“虚拟商品”,但这种持有不具备任何金融属性,也无法获得法律的价值保障。若因持有比特币引发纠纷,比如被诈骗、盗窃,司法机关虽会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但比特币本身无法作为合法财产进行确权与追回,损失需由个人自行承担。

综上,“比特币在国内合法吗”的答案清晰明确:其交易炒作、挖矿、支付等金融相关活动均属非法,仅单纯持有不构成违法,但无法律保障。监管政策的核心目的,是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权益。投资者需认清比特币的投机本质,远离任何相关交易炒作,避免因误解“合法性”而陷入财产损失与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