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星卖掉 OK 挣钱了吗?股权运作真相与非法业务风险解析

 

“徐明星卖掉 OK 挣钱了吗” 的疑问源于其对 OK 系业务的多次股权与人事调整,但公开权威信息显示,徐明星从未彻底 “卖掉 OK” 相关核心业务,而是通过卸任职务、剥离法律关联等方式规避监管,其收益主要来自非法虚拟货币平台的早期运营与资本运作,且相关收益背后暗藏巨大法律风险,我国已明确禁止此类活动。

首先需明确:徐明星从未公开转让 OK 系核心资产,“卖掉 OK” 的说法与事实不符。工商信息显示,2019 年徐明星卸任北京欧凯联创(OK 集团核心主体)法定代表人,由李广鹏接任,但徐明星仍以 55.86% 持股比例保持大股东与实际控制人地位。即便是被外界解读为 “剥离” 的 OKEx 平台,虽徐明星 2018 年辞去 CEO 并宣称 “无股权关联”,但多份证据显示其实际控制 ——OKCoin 与 OKEx 核心团队完全重合,境内用户可通过 OKCoin 无缝登录 OKEx,且北京乐酷达公司(徐明星控制)深度参与 OKEx 运营。这种 “卸任不卸权” 的操作,本质是为规避我国虚拟货币交易禁令的障眼法,而非真正 “卖掉 OK”。

徐明星的收益核心来自非法虚拟货币业务的运营与资本变现,而非 “卖平台”。OKCoin 作为早期头部虚拟货币交易平台,通过收取交易手续费、杠杆合约费等方式快速获利 ——2017 年比特币牛市期间,OKCoin 单日手续费收入曾超千万元。2019 年,徐明星通过 OKC 控股以 4.84 亿港元收购港股前进控股 60.49% 股权,收购价较市价折让近 60%,试图借壳上市实现资产证券化。虽上市最终未果,但此类资本运作已暴露出其通过虚拟货币业务积累原始资金后,寻求合规化变现的企图。此外,OK 系平台通过 “境内引流、境外交易” 模式持续运营,徐明星作为实际控制人,长期从非法交易中获利。

这些收益的背后,是无数投资者的损失与明确的违法属性。2018 年 OKEx 多次因恶意宕机、“拔网线” 导致用户爆仓,投资人杨勇损失 1100 万元后持敌敌畏维权,吴某 280 万个 EOS 资产瞬间消失却查不到交易记录。司法实践中,北京乐酷达因参与 OKEx 非法经营,被法院判决赔偿投资者 520 万元,徐明星控制的企业还因未履行反洗钱义务,成为犯罪赃款转移的 “帮凶”。我国 “9・4 公告” 早已明确虚拟货币交易属非法金融活动,徐明星从 OK 系业务中获取的收益,本质是违法所得,随时面临被追缴的风险。

更关键的是,即便徐明星通过资本运作实现短期变现,也无法掩盖其业务的非法本质。2020 年 OKEx 因徐明星配合洗钱调查失联而暂停提币,波及 152 亿元资产,暴露出非法平台的致命风险 —— 用户资产安全完全依赖实际控制人的个人状态,且不受法律保护。司法实践中,虚拟货币交易相关收益不受法律认可,此前已有案例显示,此类 “获利” 可能被认定为非法所得予以没收。

在此提醒,“徐明星卖掉 OK 挣钱了吗” 的讨论,不应忽视核心前提:OK 系业务始终游走在非法边缘。徐明星的所谓 “收益” 建立在侵害投资者权益、违反国家金融监管的基础上,绝非 “成功创业” 的范本。我国严禁虚拟货币交易,任何参与此类平台的投资者,不仅可能血本无归,还需承担法律责任。远离所有虚拟货币交易平台,才是守护财产安全的根本之道。若发现非法交易线索,立即向监管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