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币交易” 的热度,实则是虚拟货币非法交易生态的典型缩影。结合抹茶平台监管定性、2025 年最新案例及司法实践来看,所谓 “抹茶币交易” 本质是非法平台借空气币实施的双向收割,其风险逻辑与赵必意利用虚拟货币犯罪的 “非法工具属性” 一脉相承,暗藏致命危机。
需首先明确:抹茶币交易依托的平台早已涉嫌非法,交易行为自始不受法律保护。抹茶(MXC)平台曾以 “币圈黑马” 自居,但早在 2017 年 “九四公告” 中,央行等七部委就明确禁止任何平台从事虚拟货币兑换、交易等服务。而抹茶平台通过 “海外注册壳公司 + 境内引流” 模式逃避监管,其核心业务就是上架空气币、山寨币供用户交易,本质是为非法金融活动提供通道,这与赵必意搭建非法资金通道的违法逻辑高度契合。更关键的是,该平台因利用空气币双向收割已被经侦介入调查,前员工坦言 “早料到会出事”,印证了其非法运营的本质。
抹茶币交易的核心套路,是平台与项目方联手的 “精准收割”,远比普通虚拟货币交易风险更甚。这类交易的运作模式极具欺骗性:平台先通过虚假刷量制造交易繁荣假象 —— 有数据显示,头部交易所虚假交易量占比普遍超 50%,抹茶平台更是深谙此道;再包装 “新币上线暴涨” 噱头,吸引用户高价接盘;最终以 “流动性不足” 为由下架币种,导致用户投入资金直接归零。2025 年类似案例中,某用户参与抹茶币交易后,所持代币在平台下架后瞬间沦为废纸,起诉索赔却因交易非法被法院驳回,与沅江法院 “虚拟货币交易损失自行承担” 的判决口径一致。
更值得警惕的是,诈骗分子正借 “抹茶币交易” 布设升级陷阱,套路与赵必意的犯罪模式相通。2025 年典型骗局呈现新特征:第一步冒充抹茶平台客服,以 “账户冻结需交易抹茶币解冻” 为由制造恐慌;第二步引导下载仿冒 APP,谎称 “抹茶币保本交易,年化收益 30%”;第三步要么以 “激活交易权限” 索要钱款,要么通过后台操控价格导致用户 “爆仓”,涉案手法与赵必意利用虚拟货币转移资金的非法逻辑如出一辙。此类骗局已导致超 200 人受骗,涉案金额达 1200 万元。
即便避开直接诈骗,参与抹茶币交易仍面临三重致命危机。法律层面,十部委明确虚拟货币交易属非法金融活动,2025 年司法实践中,为抹茶币交易提供引流的行为已涉嫌非法经营罪,与赵必意涉非法经营罪的追责逻辑一致。资金安全层面,境外平台不受监管,2025 年已有 12 家类似抹茶的交易平台跑路,资金追回率不足 10%,且抹茶币作为空气币无任何价值支撑,90% 以上最终会价格归零。信息安全层面,注册需上传敏感信息,这些数据已流入黑产,导致用户银行卡因关联犯罪被冻结,与赵必意案件中资金通道涉及的黑产风险高度契合。
识别陷阱需把握三个关键:一是锚定监管红线,抹茶平台属非法运营,其币币交易均不合法;二是警惕 “新币暴涨” 噱头,此类宣传与赵必意的非法资金通道同为收割工具;三是坚守司法底线,虚拟货币交易损失需自行承担,切勿抱有侥幸心理。
总之,抹茶币交易不是投资而是非法陷阱。认清其平台非法本质与收割套路,远离虚拟货币交易,才是守护资产与法律安全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