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C 代币详情:合规表象下的本质与境内风险

 

USDC(美元币)作为全球第二大稳定币,是加密货币市场中锚定美元的代表性资产,其 “合规透明” 的标签常被市场提及,但结合国内监管政策与实际风险,境内用户需从基本属性、发行机制、市场特征及法律边界四方面认清其本质。

从核心属性来看,USDC 是由 Circle 公司与 Coinbase 联合创立的 CENTRE 联盟发行的去中心化稳定币,与美元保持 1:1 锚定,截至 2025 年 5 月,其流通量已超过 610 亿美元,在全球稳定币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作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产,USDC 可在各类加密货币交易所与钱包间流通,主要用于虚拟货币交易中的价值媒介、DeFi 领域的质押借贷以及跨境资金转移等场景,凭借技术特性实现了快速转账与低成本结算的优势。

USDC 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宣称的 “合规透明” 发行机制。根据规则,每发行 1 枚 USDC 均需对应 1 美元的储备资产,储备金主要存放于美国银行存款及贝莱德管理的短期美国国债基金中,且需接受定期第三方审计以披露资产状况。这种机制设计使其区别于储备透明度存疑的 USDT,吸引了大量注重合规性的机构用户,2024 年 Circle 公司 16.76 亿美元的营收中,99% 来自储备资产产生的利息收益。2025 年美国《稳定币法案》的出台更是将其纳入联邦监管体系,赋予其 “受监管金融工具” 的身份背书。

但需明确的是,USDC 在国内仍属非法金融工具范畴。根据 2021 年十部门联合通知,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均为非法金融活动,USDC 作为虚拟货币的一种,其交易、存储、兑换等行为在境内不受法律保护。即便其在境外具备监管合规性,向境内用户提供相关服务仍属违法,此前多地警方通报的虚拟货币诈骗案中,就有不法分子利用 USDC 的跨境流通性实施洗钱与资金转移犯罪。

境内用户接触 USDC 还暗藏多重风险。一是交易风险,USDC 的价格虽锚定美元,但仍可能因储备资产波动、监管政策变化等因素出现脱锚,2023 年曾因硅谷银行危机引发短期流动性恐慌;二是法律风险,参与 USDC 交易或协助其流转,若涉及犯罪资金可能触犯帮信罪,2024 年广州某法院就审理过利用类似稳定币转移赃款的刑事案件;三是平台风险,境内无合规交易渠道,用户需通过境外平台操作,面临平台跑路、资产冻结等问题且无法维权。

综上,USDC 虽在境外市场具备合规表象与成熟机制,但在国内仍属非法虚拟货币范畴。对境内用户而言,切勿被其 “稳定”“合规” 标签误导,参与任何相关活动均需承担法律与财产双重风险。守护安全的唯一选择是远离 USDC 及各类虚拟货币交易,筑牢合规意识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