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I 币电报” 的关联搜索,直指该代币依托 Telegram 构建的核心运作场景。结合项目运作模式、监管案例及 Telegram 平台特性可知,CATI 币的 Telegram 社群并非所谓 “去中心化治理阵地”,而是集引流洗脑、虚假宣传、收割操盘于一体的诈骗载体,所有通过电报参与的 CATI 币交易在我国均属非法金融活动,参与者已面临资产损失与法律追责风险。需从社群套路、犯罪关联、风险本质三方面拆解真相。
CATI 币的 Telegram 社群是精心设计的 “洗脑工厂”,用标准化运营实现精准收割。项目团队深谙 Telegram 社群运营逻辑,通过三重手段操控用户认知:一是 “虚假繁荣包装”,利用机器人自动发送 “CATI 币将上线币安”“质押年化 50%” 等虚假利好,配合 “托” 晒出的盈利截图,营造 “全民赚钱” 的假象;二是 “信息茧房构建”,制定严格群规禁止质疑声音,对提问 “为何空投缩水” 的用户直接踢群,仅保留附和言论强化共识;三是 “定向诱导转化”,由 “导师” 私信推送境外交易平台链接,指导用户用 USDT 换购 CATI 币,完成从 “游戏玩家” 到 “投资者” 的收割闭环。这种模式与丰台警方侦破的区块链游戏诈骗案如出一辙 —— 骗子均通过社群话术诱骗用户向指定账户转账,涉案金额动辄超千万元。
Telegram 的隐蔽性为 CATI 币的非法运作提供了 “保护伞”,使其沦为犯罪活动温床。CATI 币依托 Telegram 的加密聊天、匿名群组等功能,构建起逃避监管的灰色网络:一方面,团队通过跨平台推广吸引用户加入电报群,再用邀请链接不断裂变,形成覆盖数万人的传销网络;另一方面,交易结算完全脱离法定货币体系,要求用户通过 Telegram 内置机器人或第三方担保完成 USDT 转账,而这些 “担保服务” 多与暗网黑市关联。2025 年覆灭的 “好旺担保” 正是典型 —— 该 Telegram 平台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担保,四年间洗钱超 270 亿美元,CATI 币的部分交易资金已查实通过类似渠道流转。更危险的是,新用户入群需绑定钱包地址,个人信息存在被贩卖至 “杀猪盘” 团伙的风险。
参与 CATI 币电报社群活动,面临资产归零与法律追责的双重灭顶危机。资产层面,Telegram 社群的 “快割” 特性已多次显现:2024 年 CATI 币空投缩水事件中,电报群先封锁质疑言论,随后团队通过群内通知 “引导” 用户追加投资,最终导致数千人被套牢;2025 年同类游戏代币在电报炒作后平均跌幅超 80%,印证 “炒作即收割” 的铁律。法律层面,我国明确虚拟货币交易属非法金融活动,而 Telegram 社群的拉新返利模式已涉嫌传销 —— 文县公安通报的案例中,仅发展下线超 120 人的推广者就被判处五年以上刑罚。更值得警惕的是,福州警方 2024 年打掉的洗钱团伙中,有 3 名成员曾通过 CATI 币电报群转移涉诈资金,其银行卡冻结后资金直接被收缴。
识别 CATI 币电报陷阱需把握三个核心特征:凡是社群内清一色 “盈利晒单”、无真实质疑的,必是虚假氛围;凡是要求通过 Telegram 机器人或私人账户转账购币的,必是诈骗;凡是宣称 “境外项目、境内拉新” 的,均属非法。2025 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别提示,此类 “电报 + 虚拟货币” 模式,本质是 “以玩代投” 的非法集资变种。
CATI 币的 Telegram 生态,掩盖不了其非法诈骗的本质。Telegram 的运营工具被异化为洗脑道具,隐蔽性沦为犯罪庇护,所有参与行为都如同踏入 “资金陷阱”。对我国用户而言,退出相关电报群、远离 CATI 币交易,选择合规金融产品,才是守护资产与自由的唯一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