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 币 2025 年会涨到多少钱一枚” 的追问,折射出对虚拟货币短期投机的侥幸心理。作为 ZKsync 生态的原生代币,zk 币曾被部分机构渲染 “百倍涨幅” 预期,甚至预测价格可达 177.1 美元,但 2025 年 9 月的市场现实却与之形成鲜明反差 —— 受全球虚拟币暴跌潮影响,其价格已跌至 0.07 美元左右,较年初 0.1771 美元的价格近乎腰斩。这场 “预测与现实” 的割裂,恰恰暴露了虚拟货币价格的炒作本质:所谓 “涨至多少钱” 的讨论全是空中楼阁,在我国监管框架下,参与 zk 币交易的非法风险远比价格波动更值得警惕。
zk 币的价格预测,本质是资本炒作与概念包装的产物。此前 “百倍涨幅” 的说法,主要基于零知识证明技术发展预期:有专家称 2025 年 zkP 技术性能将提升,zk 协议可能广泛集成,ZKsync 开发团队也宣称核心技术效率将提高 10 到 100 倍。但技术前景与代币价格并无必然关联:截至 2025 年 9 月,ZKsync 生态应用渗透率不足 1%,zk 币的流通价值完全依赖市场情绪,而非实际应用支撑。更具讽刺的是,5 月 ZKsync 官方账号遭黑客入侵,虚假消息引发 zk 币单日暴跌 8%,4 月还曾发生黑客盗刷 1.11 亿枚代币的安全事件,技术漏洞与安全风险的频发,让 “价值增长” 的预测失去了基本支撑。
即便抛开技术风险,2025 年虚拟币市场的整体性崩塌也让价格预测沦为空谈。9 月全球虚拟币市场遭遇史诗级暴跌,比特币单日狂泻 8%,以太坊暴跌 14%,超 37 万投资者一夜爆仓。在这场由政策监管与市场信心崩塌引发的动荡中,zk 币作为小众代币更难独善其身 —— 其流通市值仅 5084 万美元,筹码集中在少数机构手中,这种 “小盘特性” 使其价格极易被操控,既可能因虚假利好暴涨,也会因市场恐慌暴跌,所谓 “目标价” 不过是资本收割的诱饵。
更关键的是,无论 zk 币涨到多少钱,其在我国的非法属性从未改变。2021 年十部门公告早已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属非法金融活动,zk 币作为未获批准的虚拟货币,其交易、持有均不受法律保护。司法实践中,2024 年浙江某用户因在非法平台交易 zk 币,平台跑路后损失 20 万元,却因 “参与非法金融活动” 无法获得法律救济,这与 LGNS 币投资者的维权困境如出一辙。值得警惕的是,诈骗分子正借 “价格预测” 炒作:某团伙伪造 “zk 币即将上线头部交易所” 的消息,诱骗用户缴纳 “认购费”,2025 年上海警方破获该案时,涉案金额已达 1500 万元。
参与 zk 币交易,面临三重不可逆转的风险。一是财产清零风险,其价格受市场波动与安全事件影响极大,9 月已有用户因追涨亏损超 90%;二是法律追责风险,2025 年多地警方通报显示,涉 zk 币的非法交易案同比增长 62%,部分用户因 “帮他人流转代币” 触犯帮信罪;三是平台陷阱,境内无合规交易渠道,境外平台跑路率超 80%,2025 年已有超 500 名用户因平台失联报案。
监管部门反复警示:虚拟货币的 “价格预测” 全是投机话术,正规投资不存在 “一夜暴富” 的可能。zk 币与 LGNS 币、奥拉丁币本质无异,其价格波动的背后,是非法金融活动的暗流。
综上,zk 币 2025 年的价格涨跌无从预测,且毫无意义。认清其非法属性与炒作本质,拒绝参与任何交易,才是守护财产与自由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