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泰达币犯法吗” 的疑问,在虚拟货币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愈发关键。结合我国现行政策与司法实践,个人购买泰达币(USDT)的行为不仅不受法律保护,还可能因参与非法金融活动或卷入犯罪链条,面临民事损失与刑事追责的双重风险。
从监管定性看,买泰达币已明确属于非法金融活动范畴。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 2021 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指出,泰达币等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定货币地位,不具有法偿性。其兑换、交易等相关业务活动均属非法金融活动,一律严格禁止。这意味着无论通过何种渠道购买泰达币,该民事法律行为均因违背公序良俗而无效,参与者需自行承担全部损失,这一规则已在多地法院判决中得到明确体现。
司法案例更直观揭示了购买泰达币的法律后果。四川成都法院曾审理一起案件,原告通过他人购买泰达币后因平台被封无法提现,起诉要求介绍人赔偿 33 万余元损失,最终法院以交易行为非法无效为由驳回诉求,认定损失需自行承担。类似地,某案件中双方以泰达币结算矿机交易,法院同样判定交易无效,驳回了返还泰达币的诉讼请求。这些判决清晰传递出:法律绝不保护虚拟货币交易产生的所谓 “权益”。
更危险的是,购买泰达币极易触碰刑事犯罪红线。北京市二中院曾判决一起案件,被告人明知他人资金系诈骗所得,仍通过贩卖泰达币协助转移 20 万元,最终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获刑 3 年 6 个月。由于泰达币具有匿名流转、跨境流通的特点,常被用于洗钱、电信诈骗等犯罪活动,普通人购买时很难核实资金来源,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犯罪帮凶。即便未直接涉罪,购买渠道本身也充满风险 —— 非正规平台多为诈骗工具,一旦资金转入即可能面临无法提现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泰达币在国际上同样面临监管困境,因未满足欧盟《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的透明度要求,已被欧盟所有交易所下架,其所谓 “稳定” 属性也无从谈起。
综上,买泰达币不仅违背我国金融监管规定,更潜藏着民事血本无归与刑事追责的双重风险。面对 “高收益” 诱惑,务必认清虚拟货币交易的非法本质,坚决拒绝参与,才能守护好自身财产与法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