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纹币 2025 能上市吗?伪科技包装下的上市骗局解析

 

“掌纹币 2025 能上市吗?” 成为近期加密货币市场的疑问。但结合 2025 年行业监管环境与项目本质来看,掌纹币不仅不具备 2025 年上市条件,其所谓 “上市计划” 本身就是依托 “掌纹科技” 概念的诈骗噱头。我国严禁虚拟货币交易,参与此类项目面临法律与财产双重风险。

首先需明确,加密货币 “上市” 的核心是登陆合规主流交易所,而这需要满足严苛条件。全球头部交易所如 Binance、KuCoin 等,要求上线币种必须具备公开白皮书、开源代码、真实应用场景及合规运营资质。但目前公开信息中,“掌纹币” 既无明确开发团队信息,也未披露技术架构,所谓 “掌纹 + 区块链” 的底层逻辑完全停留在口头宣传,与云尊币的 “技术空谈” 如出一辙。反观真正的掌纹识别区块链项目 Humanity Protocol,不仅公开融资信息与产品规划,还明确代币发行节奏,二者形成鲜明对比,足见掌纹币的虚假性。

从市场动态看,2025 年无任何正规交易所提及掌纹币上市计划。年初虽有掌纹识别相关项目宣布代币发行,但均与 “掌纹币” 无关联。反而,这类借 “生物识别 + 区块链” 炒作的币种,多通过自建非法平台谎称 “已上市”。如部分社群流传 “掌纹币已在东南亚某交易所上市”,经查该交易所实为无监管资质的 “野鸡平台”,交易价格完全由后台操控,与此前云尊币的非法运作模式一致。

更深层的风险在于,掌纹币的 “上市宣传” 已涉嫌传销诈骗。其推广常伴随 “拉新返佣” 机制,要求投资者发展下线获取 “上市后分红”,这与东莞市金融局警示的 “庞氏骗局特征” 高度吻合。2025 年多地监管部门指出,此类 “伪科技” 项目惯用 “上市暴富” 话术,本质是用新投资者资金支付旧投资者收益,最终必然以 “上市失败”“平台跑路” 收尾。

值得警惕的是,掌纹币还蹭取真实掌纹支付技术热度误导公众。2024 年微信、中国石油等推出的掌纹支付,核心是 “掌纹 + 掌静脉” 生物识别应用,与虚拟货币无任何关联。不法分子却将二者强行捆绑,编造 “掌纹币锚定支付场景” 的谎言,就像此前用 “京东稳定币” 概念包装 JST 币一样,均属概念偷换骗局。

综上,掌纹币因无技术支撑、无合规资质、无真实生态,2025 年绝无上市可能。其所谓 “上市计划” 是典型的诈骗套路,投资者需认清:正规交易所绝不会接纳此类伪科技币种,任何 “即将上市” 的宣传都与 “八字改命” 骗局的诱导逻辑一致。远离虚拟货币交易,选择合法投资渠道,才是保障财产安全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