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 币:元宇宙概念包装下的风险陷阱与合规警示

MANA 币作为元宇宙平台 Decentraland 的原生代币,因虚拟土地交易曾一度引发关注,但 “MANA 币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的答案,在市场泡沫与合规红线的双重审视下十分明确:其所谓价值实为概念炒作的产物,在我国监管框架下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工具,参与交易只会面临财产与法律的双重风险。


 

MANA 币的价值支撑早已暴露泡沫本质。该代币宣称用于 Decentraland 平台的虚拟土地购买与生态结算,2021 年曾出现 243 万美元的虚拟土地交易案例,歌手林俊杰也一度耗资 12.3 万美元购入地块。但现实是,平台体验远低于预期,仅为 “画质粗糙的 3D 游戏界面”,且虚拟土地价格早已大幅缩水 —— 林俊杰购入时 MANA 币价约 4 至 5 美元,后续兑换价一度跌至 3.43 美元,账面亏损明显。更关键的是,其生态应用始终停留在 “虚拟展示” 层面,未落地任何能产生实际收益的场景,与 Magisk 这类有明确功能的工具形成本质区别。


 

市场层面的风险已被多次印证。MANA 币价格完全由投机情绪主导,前 10 名持币地址掌控大量流通筹码,典型的控盘结构导致价格波动剧烈。2025 年宁都县警方破获的虚拟货币诈骗案更揭示行业共性风险:犯罪团伙以 “虚拟货币收益丰厚” 为诱饵,诱导投资者在指定平台交易,最终通过操控价格导致被害人亏损,涉案金额超 200 万元。MANA 币作为此类诈骗的常见标的之一,其 “投资” 过程实则是被庄家收割的过程。


 

合规红线彻底否定了其交易合法性。我国 2021 年十部门通知明确虚拟货币交易属非法金融活动,2024 年多起电信诈骗案例显示,虚拟货币交易已成为诈骗分子转移资金的重要工具。司法实践中,参与 MANA 币这类代币交易的损失需自行承担,若涉及诈骗或洗钱还将面临刑事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