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宇晨会被抓吗?法律风险与局势分析

 

孙宇晨,波场 TRON 创始人,在加密货币领域颇具争议。围绕他是否会被抓,需从多方面深入剖析。

从法律层面看,孙宇晨面临诸多指控。2023 年 3 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起诉孙宇晨及其三家公司,称其涉嫌非法销售证券、欺诈和操控市场。SEC 指出,孙宇晨策划了一场名人促销活动,诱使投资者购买 TRX 和 BTT 代币,同时隐瞒了名人通过推文获得报酬的事实。另外,还通过虚拟交易(洗售)计划人为增加 TRX 交易量,让员工在其控制的两个加密资产交易平台账户之间进行超过 60 万次 TRX 虚拟交易。

在 2025 年 4 月,《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报道,币安创始人赵长鹏作为认罪协议的一部分,同意向检察官提供关于孙宇晨的证据。这无疑让孙宇晨的法律处境愈发严峻。不过,2025 年 2 月,孙宇晨和美国 SEC 的律师致信纽约曼哈顿地区法官,寻求暂停审理 2023 年美国 SEC 对孙宇晨的起诉,文件显示双方认为在考虑潜在解决方案期间暂停审理符合各自利益。这一举措或许暗示着双方在私下有一定的协商与博弈。

从个人行动策略来看,孙宇晨为规避监管采取了诸多手段。他先后获得马耳他等国家的公民身份,后来还成为加勒比岛国格林纳达驻 WTO 大使,试图利用外交豁免权逃避法律制裁。此外,他还积极与美国政治势力建立联系,2025 年,他以 “特朗普迷因币” 第一大持有人的身份出席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晚宴,此前还向特朗普家族支持的加密货币项目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投资 3000 万美元,并成为该项目顾问。通过这些举动,他试图在美国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寻求庇护,增加自身的政治影响力,以应对可能的法律危机。

在全球监管环境中,加密货币领域监管趋严是大趋势。但不同国家和地区态度不一,这也给孙宇晨创造了周旋空间。部分国家对加密货币采取开放态度,而有些国家则严厉打击。孙宇晨通过将业务布局在监管相对宽松地区,以此降低被执法部门直接抓捕的风险。

综合而言,孙宇晨虽面临诸多法律指控,但凭借复杂的身份背景、与政治势力的关联以及全球监管差异,短期内被抓捕的可能性难以简单判定。不过,只要相关法律调查持续推进,其仍处于法律风险之中,未来走向取决于法律裁决以及他后续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