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加密货币领域,USDT 币(泰达币)凭借与美元 1:1 挂钩的特性,成为市场中广泛使用的稳定币,在全球加密货币交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其合法性问题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对 USDT 币的法律态度
在中国,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被明确界定为非法金融活动。中国人民银行、最高人民法院等十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强调,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参与虚拟货币交易活动存在法律风险。任何法人、非法人组织和自然人投资虚拟货币及相关衍生品,违背公序良俗的,相关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由此引发的损失由其自行承担。像曾某孙向曾某清购买 USDT 币,后因交易纠纷诉诸法院,法院最终判定该交易行为无效,驳回曾某孙诉求。这表明在中国,USDT 币交易不受法律保护,进行相关交易面临资产损失无法追回、法律责任追究等风险。
部分国家和地区对 USDT 币的监管
尽管中国对 USDT 币交易严格限制,但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监管态度各异。2025 年 7 月 18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正式将稳定币纳入联邦金融监管与合规体系,确立了美国稳定币的合法地位,USDT 币作为主流稳定币,若符合相应监管要求,在特定框架下具有合法运营空间。在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于 8 月 1 日正式生效,条例实施后,任何人如在业务过程中在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或在香港以外发行宣称锚定港元价值的法币稳定币,必须向金融管理专员申领牌照,只容许指定的持牌机构在香港销售法币稳定币,只有持牌发行人所发行的法币稳定币方可销售给零售投资者。若 USDT 币的发行和销售主体满足牌照等合规要求,在香港也能合法面向投资者。而在一些金融基础设施薄弱地区,如东南亚、拉美与非洲部分区域,中小企业与个人用户广泛使用 USDT 进行跨境汇款与贸易结算,在当地监管相对宽松、未明确禁止的情况下,这种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被默许。
USDT 币合法与否的影响因素
USDT 币合法与否主要取决于各国和地区的金融监管目标、金融市场稳定需求以及对新兴技术的接纳程度。从金融监管目标看,部分国家为维护本国货币主权、金融秩序稳定,对虚拟货币交易严格管控,将 USDT 币交易视为扰乱金融秩序行为;而有些国家希望借助区块链技术推动金融创新,在完善监管框架下赋予 USDT 币等稳定币合法地位,促进相关产业发展。金融市场稳定需求方面,虚拟货币市场波动大,USDT 币虽相对稳定,但仍存在风险,若某地区金融体系脆弱,为避免虚拟货币冲击,倾向于禁止其交易;金融体系成熟、抗风险能力强的地区,更有条件探索对 USDT 币的监管与规范。对新兴技术的接纳程度也起关键作用,积极拥抱区块链技术的国家和地区,愿意尝试将 USDT 币纳入监管范畴,引导其合规发展;保守对待新兴技术的地区,则更可能直接禁止相关交易。
投资者在涉及 USDT 币交易时,务必充分了解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避免因违法违规遭受财产损失与法律制裁。随着全球对虚拟货币监管不断完善,USDT 币的合法性状态可能持续变化,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政策动态,谨慎做出投资决策。